close

已經有太多ADDRESS & GSR車友因為原廠機油濾網蓋上的卸油螺絲因磨到地面噴掉造成漏油甚至縮缸,這種鳥事蛋也遇過,好加在螺絲鎖回去機油加進去硬踩發動後又相安無事的騎了1萬多公里。去年7月分享過K&S所生產的薄型機油蓋,後來又陸續有廠商推出類似的改裝品,甚至連SUZUKI組的比賽都明文規定必須改裝薄型機油蓋才可下場。雖然更換了K&S的薄型機油蓋之後就再也沒磨過了,不過那顆凸出的卸油螺絲還是令人不夠放心,有想過要去找圓頭的內六角螺絲來取代磁石螺絲,甚至考慮過換成無卸油口的款式。


會想將K&S的薄型機油蓋換掉還有一個原因是當使用它上面的卸油口時來洩機油的時候,因為沒有引流的設計,造成機油會沿著邊緣溢流,所以大部分的時候蛋都還是從油底殼卸油,如此一來,那顆卸油螺絲就更令人想除之而後快了。


剛好在車店遇到廠商來推銷新的機油濾網蓋,FWD是個沒聽過的品牌,據說目前只在Y拍販售而已,該廠商也是個對ADDRESS充滿熱情的車主。紅色噴砂的表面處理是市場上少見的配色,裝在車上讓人聯想到HONDA的高性能紅頭引擎,視覺效果一敗,而且固定螺絲和洩油螺絲都採嵌入平整化的設計,喜歡嘗鮮的蛋立刻便弄了一塊來玩玩。

壹、厚度比較

原廠機油濾網蓋,最凸出部分的厚度為24.2mm。


原廠機油濾網蓋,固定螺絲部份的厚度為19.2mm。


原廠機油濾網蓋,本體邊緣的最大厚度為13.5mm。


K&S機油濾網蓋,最凸出部分的厚度為14.1mm。


K&S機油濾網蓋,固定螺絲部份的厚度為9.6mm。


K&S機油濾網蓋,本體邊緣的最大厚度為6mm。


FWD的機油濾網蓋因為螺絲採內嵌設計,從頭到尾的厚度都是11mm。


最突出部分厚度:原廠(24.2mm)>K&S(14.1mm)>FWD(11m)
固定螺絲部份厚度:原廠(19.2mm)>FWD(11m)>K&S(9.6mm)
本體邊緣最大厚度:原廠(13.5mm)>FWD(11m)>K&S(6mm)

雖然FWD濾網蓋在薄度上並未大獲全勝,不過原本K&S濾網蓋的突出卸油螺絲問題在FWD上以內嵌的方式解決並且內縮了3.1mm。而蛋嘗試將FWD濾網蓋所附的白鐵圓頭內六角螺絲鎖在K&S濾網蓋上,發現雖然兩者的口徑和螺牙幾乎一樣,但卻無法順利鎖上。

貳、卸油螺絲


由左至右的卸油螺絲分別為:原廠、FWD、K&S。原廠卸油螺絲為外六角設計,磨到地面時很容易就缺角甚至噴掉,且採重複使用型的鐵製墊片,止漏效果可能不是很好。K&S卸油螺絲頭雖然有磁石功能為過濾效果加分,但和原廠有同樣的風險存在,止漏墊片為鋁質,效果較原廠為佳。FWD附上的是圓頭內六角螺絲,而且已經嵌入本體了不會有磨到的可能,附上銅質墊片,止漏效果為三者中最佳。


和K&S濾網蓋一樣,螺絲都會穿過本體進入濾網室內,可能是因為現有螺絲並沒有更短的規格。


因此包裝內也如同K&S一樣附上了打洞的墊片,材質外觀上與原廠無異,日後若需要汰換可直接買原廠的來打洞,FWD的廠商也說他可以單獨賣這墊片。


由上至下的順序分別為:K&S、FWD、原廠。FWD除了同樣有挖溝槽容納機油之外,還像原廠一樣特別拋過,以確保和case接觸面的平整性,K&S則無類似的加工痕跡。

參、卸油實戰

因為蛋太興奮了,一時忘記拍下安裝過程,只好趁朋友的車安裝時拍攝,特別說明是怕人誤會蛋都沒把エリちゃん洗乾淨XD~~~另外就是別忘了要刮除原本墊片的殘留物,以免造成密合不良。


實際卸油測試發現,因為內嵌螺絲的設計也同時具有引流的功能,即使滴到最後一滴,機油流下的位置都只侷限於洩油口的正下方,不會溢流得到處都是。

肆、總結評分
優點:
1.卸油螺絲內嵌,最大厚度也減少,再也不必擔心會磨到。
2.從側邊卸油時,不必擔心機油會流得到處都是,保留方便性。
3.顏色突出且有質感,視覺上大大加分。

缺點:
1.目前只能透過Y拍購買,且沒有精美的包裝,購買時的爽度稍嫌不足。
2.沒有磁石螺絲可用,不過蛋建議可以把磁石螺絲裝在下方的卸油口,隔一段時間清一次。


產品價格15%:
包裝設計10%:
產品性能40%:
外觀質感30%:
勸敗程度  5%:

總評:9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蛋同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