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橢圓角度不像ROTOR可調這點,RIDEA的說法是他們有特殊設計的橢率,讓齒盤的最大力量輸出峰值分布在騎士的最大出力區域,因此可以達到最佳輸出。

而蛋認為這樣的說法實在不夠科學,因為最大出力區域會隨著每個人的訓練不同、fitting不同、目標不同等等,而會希望能夠將齒盤的最大輸出峰值放在不同的位置,如果RIDEA是說他們的設計可以適合一定比例以上的使用者,比較能夠讓人接受。

當然,與RIDEA橢圓盤相處的那段日子是愉快的,很可惜的是廠商最後還要收回去,親手拆下齒片的那一天還真有點依依不捨,尤其是在7800齒片已經有點不勘使用的情況下。幸好很快的又有另外一家廠商提供了試用品,PASSI這個品牌看起來有點眼熟,上網一查才發現原來真的就是和前POWERWAY輪組是來自同一間公司。雖然他們的輪組產品似乎在靈異站上有不少災情傳出,但齒片應該還是可以期待的。


包裝設計上頗為精緻,且採用了容易回收的紙材。這次測試的齒比同樣為53/39T,但放大倍率為正負3T,這應該是單指大盤的部份,因為五爪BCD130能夠容納的最小齒片為38T,因此蛋大膽推測PASSI的橢圓小盤放大倍率與RIDEA是幾乎相同的。


而PASSI和RIDEA的橢圓盤最大不同處在於提供了兩種不同輸出角度可做調整,因此包裝內有附上安裝說明提供使用者參考。


由於齒盤內緣也是全封閉的圓,強度較佳,因此廠商在上面掏空得淋漓盡致。


而大盤的造型就像是太陽一般呈現放射狀,同樣是極盡所能的挖空。


兩段調整位置除了用S1與S2來標記之外,也同時在螺絲孔下方打洞方便使用者辨識。


配合兩段可調的角度,上鏈點多達10個,不過也許是橢率較大的緣故,上鏈效率比起SHIMANO似乎稍微遲疑一點點。

口說無憑,這次蛋同樣拍攝了一段影片請大家鑑定:


為了配合橢圓大盤正負三齒的放大倍率,這次有調整前變的位置,雖然換檔效率沒有那麼優秀,但也是在可接受的水準內。


PASSI橢圓小盤39T的實側重量為39g,比起7800齒片重了2g,然而這是為了配合兩段調整位置而不得不做出的犧牲,但其厚度上也是比7800要薄了。


PASSI橢圓大盤53T的實側重量為109g,比起7800齒片重了5g,同樣是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一開始廠商是建議蛋採用S1的位置,說明書上提示說此設定較適合高迴轉坐姿型踩踏。但用53T騎平路的感覺真是超級重踩,就像是在催個人計時一樣,稍微一點微坡就能讓迴轉速下降不少,催出來的速度還不錯,而迴轉速與圓盤相比並沒有顯著的提升,且對於剛從論文地獄爬回人間、恢復時間還不夠的肌肉來說負擔有點大。

至於39T的部份,爬坡的感覺和RIDEA相當類似,能夠壓榨極限,當然也有不錯的效率。

使用S1約800km之後改用S2,此設定在說明書上的提示為適合重踩與衝刺型踩踏。用大盤在催平路時感覺輕鬆了不少,迴轉速對於地形的敏感度降低,但也許是因為較為重踩,提升的幅度還是不如第一次使用橢圓盤的經驗。蛋認為正負3T這麼大的落差用在公路車上,可能總齒數改為52T會比較適合。

小盤39T爬坡的部份兩段比較起來似乎不像平路大盤有如此明顯的差異,蛋很難描述是喜歡S1還是S2在爬坡的感覺。

剛性的部份,與RIDEA和7800相比沒有明顯的區別,這大概還是要歸功於7800曲柄的優異剛性。顏色終於是比較正常的鈦色,但和銀色的7800搭配起來還是有點不順眼。還有一個外觀上的缺點是PASSI的icon只有一個,當配置是在S1的時候,PASSI這五個字母會處在一個不顯眼的位置,如果兩個方向都能打上相同的icon會更好。

然而,在沒有科學儀器的測試下,一切都是空口說白話,如果PASSI也能找上師大生物力學實驗室測試的話,也許能夠得到與RIDEA橢圓盤PK的客觀結果,還是說要和我們北體運動器材科技研究所合作當然是更歡迎的!


產品價格15%:★★★★★
包裝設計10%:★★★★
產品性能40%:★★★★★
外觀質感30%:★★★★
勸敗程度 5%:★★★★

總評:9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蛋同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